介休原创
中小城市互联网浪潮背后的冷思考
有一辆卡宴
Preface:
1、笔者属于广告从业者,对于互联网知之甚少,文笔沾染不多,仅从个人角度片面的阐述当下互联网现象的观点,如若观点不实,味同嚼蜡,希望得到各位的雅正
2、为避广告之嫌,文章中所涉及的公司和项目均用行业名词代替。
------------------------------------------------------------
10月24日—26日,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古城西安盛大举行,笔者作为广告界同行,在10月初获得合作伙伴发送的邀请函之后,确定行程,于23日下午抵达西安。
和同行的合作伙伴一样,刚到西安,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这座古城的包容和为举办国际广告节所搭建的浓烈的城市氛围,刚下高铁,我们看到了十余名工作人员举着“广告节贵宾接待”的接站牌,把我们迎到了休息区一一登记姓名,并赠送了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场地地图、西安天气、地铁票购买、广告节日程安排、合作酒店等作为外地人到了西安后最头疼的几件事,我们着实感受到了一座城市,为了举办好一个国家级展会,为前来观展的游客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参展会务服务。
下了地铁,我们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为国际广告节营造的浓烈的城市节日氛围,站牌广告、大屏广告、酒店欢迎标示、出租车LED顶灯广告、公交车体广告、交通指示广告等等。一座城市,为了举办好一届展会,他们的贴心付出和努力,相信让所有的参展商在参加完本次展会以后,都会深深的感到,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价值是包容性,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捍卫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她的价值,这一点,相信值得我们很多城市学习。
广告节的举办非常顺利,国际广告协会会长、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陕西省副省长等一众领导的出席,无不彰显本届广告节的高层次和高规格。虽然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但现场仍然是人头攒动,丝毫没有降低了这座城市的热度。
广告节活动安排的满满当当,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展示着广告、创意、灵感、趋势等广告的必备元素,当然,互联网,是必谈的话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等一些新的词汇开始出现,并如势如破竹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在开幕式结束之后,笔者参加了由中国广告协会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广告标准高峰论坛”,看上去很高大上的名字,其实,与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关联却不是很大,真正记住的只有某位嘉宾说的一句话,我们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当下的互联网浪潮,它或许不是当下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传统行业的尚方宝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绑架了传统行业,用不好,甚至他会撕票!
年,互联网概念几乎瞬间被热炒,群情激昂,互联网被神化,所有的传统企业都想借助“互联网思维”这把尚方宝剑,移宫换羽,鸟枪换炮!
“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就像08年奥运会一样,几乎成了年的唯一谈资。甚至如果不谈一下互联网思维,就感觉自己落伍了,BAT那些互联网公司大佬离我们太遥远,
放眼介休,今年新注册的互联网或是相关公司已经太多,也许,这和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有关,仅仅8月份,就有互联网+支付、+婚恋、+旅游、+送餐、+金融等多家公司注册成立,目前运营看上去一切正常,不过,只是看上去而已。
熟悉笔者的朋友知道,本人也参与了这个浪潮,做了介休移动端婚恋平台的开发(避嫌,暂不透漏名字),但是,在任何场合,我都不敢自诩为互联网公司,只可以谦卑的自称广告人而已,目前平台发展较为顺利,在这过程中,我越来越深信某位前辈说过的话“互联网浪潮,免费是标签,服务是根本,模式是灵*,在任何行业,互联网+和+互联网是不一样的”。
其实,静下心来才会发现,互联网其实就是个新兴的新型工具而已,就类似于曾经刚出世的电话、汽车一样,都只是不同阶段的科技发展的产物。不应成为万众朝拜的神物。最终人反被互联网所奴役驱使。
笔者认为,互联网的价值,更多的是解决商品或服务本身的流通问题,只是提供一种便利,或许本身并不具有太强的竞争力和颠覆性。可是在欧美国家,大家确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业4.0,振兴工业,振兴基础产业,相信这才是一个国家未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我不管今天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钱支付给我家楼下的超市,但是他必须保证产品是物美价廉的;我不管今天我是通过什么软件把饭菜送上门的,但是他必须保证饭菜是可口的;我不管我把钱投入到什么地方,利息有多高,但是他必须保证我的本金是安全的……一切的一切,服务和质量是根本,不然就算使用再便捷的工具,产品质量和服务有问题,一切妄谈!顺便说一句,本人对于现在所谓的P2P只能用闻风丧胆来形容,这种大型金融游戏,我这种小老百姓还是不敢参与的!
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传统企业,想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技术,大抵是不差的,但若舍本逐末,将一个本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视为一个无往而不胜的救命稻草,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对了,想起互联网也孕育出了的一个叫“O2O”的孩子。线上到线下形成闭环,这样的理念确实也让笔者为之疯狂过:线上进行宣传,将服务和流量导入到线下。这样的思路,也确实值得深入实践。但这能做到完美真心是有个前提的:假如线下线上是两颗蛋,线下的这个蛋,一定要足够优质,足够有粘性。否则好不容易To到下面来,蛋若因质量太差没撑住,碎了,岂不枉费了一番心力。
因此,相对于导流量而言,线下的服务提升要更重要,粘性,回头客,服务,持续性才应该是第一位的,通过互联网思维搞一锤子买卖基本是行不通的。目前,似乎大家多是本末倒置了。都在讲入口,风口,流量......,当下老是揪着互联网思维不放,不去花大气力在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和差异化服务上突围,最后只能是镜花水月,沦为空谈。
如今的互联网众生百态,依然类似,大家都在找风口,都想做风口的那只猪。殊不知猪多了,再大的风口也会被堵上的。
笔者写本文的目的,只是希望众多传统企业老板冷静客观的面对和使用互联网这一新兴工具,具体落实到实施层面,作为局外人,不敢多谈,相信介休藏龙卧虎,如若有更好的具体执行观念,期待与大家的交流。
本文部分观点来源于《中国互联网广告标准高峰论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