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鼓楼高耸折射古城太谷历史沧桑票号林立见证 [复制链接]

1#
黑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zgbrand.net/jiankang/2022/1018/17773.html

晋中市太谷区地处晋中平原腹地,自古就是山西交通的枢纽,货物集散的中心地之一,素有“旱码头”之称。

太谷商业历史悠久。早在宋金时代,就有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到了明清时期,太谷商人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扬名海外。

王相卿,“万里茶路”著名的旅蒙商号“大盛魁”创始人之一,是太谷人。老包头十大晋商之一的“十大双”杨家是太谷的,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家族是太谷的,晋商大贾之一的曹家也是太谷的。

清乾隆年间所刊《太谷县志》载:“今称繁阜,商贾辐辏,通衢为之狭。”短短十几个字,就充分概括了当时太谷商业的繁荣。

11月15日、16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市人民*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活动采访团一行,在结束了介休市的采访后,来到晋中市太谷区,在这里继续寻找晋商曾经的辉煌印迹。

本次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活动,是立足国家“一带一路”宏大战略,旨在探索、发现、整合茶路历史文化资源,讲述晋商故事,传播山西声音,推动山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有机整合新时代茶路沿线晋商资源,搭建与沿线国家、省份经济交流合作桥梁,助力晋中乃至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结合山西三大旅游板块战略,打造“全域旅游”的新格局,并在国内外打响晋中“晋商故里、中和福地”的新品牌。

古城无墙:旧时繁华袒露当下

太谷当地有句俗语:“太谷城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的鼓楼,又名大观楼,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高20米,楼身两层,下开十字交叉口,可供车辆通行,与白塔同为太谷古城的地标。

如今的鼓楼依然是古城的交通中心,车流穿息不止。11月15日,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太谷站的采访就从这里拉开帷幕。采访团一行人在太谷区文物所所长侯安钢的带领下,沿着鼓楼西大街向西而行。

太谷古城,始建于北周建德年间。明正德年间,以砖砌门,城池加高。明万历四年,改砌砖城,内加回垣,规模空前。此后几百年间,经不断修葺,城墙高大厚实,敌楼、瓮城、护城河等设施齐备,后城墙被拆除。城内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为旧县衙。城内的房屋多为前出廊明二层,建筑档次相对较高,且依然保存着旧时的建筑风格。

侯安钢介绍,太谷古城的住宅特色明显:普通人家的宅院大多为“三三制”,即正房、厢房、下房各为三间的四合院;一些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则是正房五间,厢房为里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两进院、三进院。四合院既有防火的作用,又有聚水聚财的寓意,是明清时期北方典型的宅院形制。目前,太谷古城内尚有余间老宅子,其中有处四合院基本保存完好。

由于太谷古城开发尚在进行中,城内的居民非常多,使得这些建筑、这座城更有烟火气与活力。

商号云集:立足山西辐射全国

“秉公而贸易货真价实守义以经营玉积金堆”,这是挂在西大街志成信票号旧址门口的一副楹联。侯安钢介绍,志成信以太谷贠氏为主要创办人,作为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志成信票号有着“一纸之信符遥传,百万之巨云集来”的神通。

票号旧址不远处,一座面宽八间的两层建筑,是孔祥熙于年开设的祥记公司旧址,该公司当时主要经营亚细亚煤油和壳牌汽油、机油等。“当时百姓家里都是煤油灯,祥记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的煤油市场,这里是总号,他们从国外进口回煤油后,再由太谷辐射到全国。”侯安钢说,祥记公司除太谷总号外,全省多地都设有分号,在天津、上海、石家庄等地设有分公司。

沿街而行,太谷古城内的票号、商号比比皆是。位于钱隆巷3号的“大德玉”票号和钱隆巷5号的“大德川”票号是榆次常家票号的总号。“大德玉”创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初为同名布庄,清同治年间改组票号,在北京、天津等地设9处分号;清光绪三十三年,榆次常家“大德川”商号改设票号,总号设于太谷县城,虽开办较晚,但凭借良好的商业基础和雄厚的资本,很快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镇江、张家口、开封、济南、亳州、徐州、安东、周村等12个商业中心建立分号。

侯安钢介绍,明清时期,太谷县城的东街、西街、南街商号林立,其中著名的除“志成信”“大德玉”“大德川”外,还有“协成乾”“世义信”“锦生润”“公合泉”“裕源永”“保隆堂”等。最盛时,太谷票号共有30多家,全国大中商业城市几乎都有太谷票号的分庄。

据清道光二十二年《太谷重修大观楼捐银碑》载:大观楼重修时,太谷捐银的商号有余家,可见太谷商业曾经的繁华。

太原人刘大鹏在其作《退想斋日记》中,也记录了太谷当时的富庶繁华:“太谷为晋川第一富区也,大商大贾都荟萃于此。城镇村庄,亦多富堂,故风俗奢侈为诸邑最。”“五百万金者一户,百万金者三四户,数十万金者数十户,数万金者则不计其数。”“街市之中,商旅往来,肩扛元宝,手握朱提(银锭代称),如水之流,滔滔不断”。

清光绪三十二年,清*府于各省设一总商会,山西省总商会就设在了太谷城内南寺街白塔院东侧。民国元年,总商会才改设于太原,太谷改设为分会。一个省的商会总部,却放在省城之外的太谷县,也可见当时太谷商业之繁华。

美国记者罗比·尤恩森将太谷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是中国传统的金融中心。

标期独树:太谷银锭四方流通

太谷古城的钱市巷有一条甬道,侯安钢说,从前每逢标期,这里都会被骆驼和马车挤得水泄不通。

明清时期,太谷商帮主要从事远距离贩运转售贸易。最初,商人们进行物物交换,避免现金结算。随着交易规模扩大,单一的易货贸易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在需要使用现银结算时,又存在不安全和携带不便等问题。于是,商人们采取先赊销,再约定时限进行现银集中结算的办法,这就是最初的标期。

卫聚贤在《山西票号史》序言中说太谷:“其一县之势力,可与榆次、祁县、平遥、介休等数县相抗衡,故独为一标。”

太谷每年有4个标期。每逢标期,外地客商以及分庄的贷款、利润等现银都要运回太谷总部进行结算,外地转运银两的驮骡、车辆也会络绎不绝,各票号库房银山银海,场面非常壮观。

标期过后,各式各样的白银五花八门,银含量参差不齐,太谷人就自己开银炉提纯,一律按照谷帮票号规定“谷钱平”标准,即“”成色,随后加盖“周行镜宝”钢印或“太谷重铸”字样,才能流通。太谷作为“过标”结算地,银炉业十分发达,为保证白银“”成色,“周行镜宝”钢印要由各家银炉轮流掌管,每家1年,互相监督,如果不达标准则不能盖印,所以太谷“周行镜宝”银锭在全国享有极高的信誉。

丹药扬名:老号传承扬名天下

走到钱市巷,侯安钢说,这里有一处房屋曾经用于药材经营,虽然百年时光飞逝,但房屋门口隐约还能闻到药材的味道。

明清时期,太谷县城内像这样的药材经营户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广升远”“广升誉”“广益义”“广懋兴”“广源兴”等20多家,它们继承和创造出了一批疗效卓著的经典名药。如清宫圣药“安宫牛黄丸”“定坤丹”“龟龄集”就出产于“广誉远”(前身为“广升远”)。

“广誉远”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制药企业,创建于明嘉靖二十年,迄今已有近年历史。在清代,“广誉远”与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清代四大药店”。

“安宫牛黄丸”于清乾隆五十八年诞生。清光绪十一年,“广升远”(“广誉远”前身)对成药生产大力改革,延聘当时祁县“裕丰堂”名医吕振音、高丕明,通过旧品进行改良,研制富含自身特色的传统药物“安宫牛黄丸”,因其清热解*、镇惊开窍作用显著,一时声名大振,流传至今。

乾隆皇帝赐名的“定坤丹”又名“定坤丸”,是妇科传统名药。清乾隆四年,已列入“宫帏圣药”的定坤丹,其传统制作工艺被时任清宫监察御使的孙廷夔(山西太谷人)带回太谷,流传至今。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慈禧太后避乱西逃,曾因定坤丹缓解其痛苦,为其题写“平安富贵”。

相传明嘉靖皇帝即位后,颁发诏书广集长生不老药,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从《云笈七笺》“老君益寿散”中取长补短,并采用炉鼎升炼技术,制成了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嘉靖皇帝服用后,效果显著,亲赐药名“龟龄集”。陶仲文有个义子,原籍山西太谷。他在邵、陶指导下,炼制“龟龄集”,并兼任皇帝的医药总管。邵、陶去世后,他告老还乡,将“龟龄集”处方带回。从此“龟龄集”便成了太谷独特的方剂,并作为商品流传开来。

现如今的太谷区,有广誉远国药、黄河中药、元和堂等中药制药企业。它们以传承“非义而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辞”的精神为目标,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列为重点,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茶商溯源:万里茶道多有参与

太谷古城上官巷2号孔祥熙宅院对面,有一座太谷县晋商博物馆。该馆馆长王继斌介绍,馆里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晋派砖雕、石雕、太谷医药、老照片、书信等资料,藏品达一千多件。

博物馆中,采访团记者看到了几块茶砖,其中一块茶砖上写着:“我厂前身为晋茶商于清代创办之‘宏源川’茶行,产品畅销中外。”

另一块安化特制花砖说明中则写着:“本行前身乃山西太谷之茶商,前清时期创办之‘晋丰厚’茶号,誉满蒙、苏、晋、陕、宁夏。”

采访团随团专家、中国商业史学会万里茶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所长田建表示,“宏源川”和“晋丰厚”都是晋商茶庄老字号,这些文字对老茶号溯源有很大的帮助。

此前,采访团曾在安化采访过“晋丰厚”现任掌门人谌超美,于是将砖茶拍照发给了对方。经过与父亲谌小丰核实,谌超美告诉采访团记者,印有“晋丰厚”字样的安化砖茶,是他们家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

谌小丰记得,当时老“晋丰厚”驻安化最后一任马姓掌柜是太谷籍,所以那段时间的产品说明上都写着“前身乃山西太谷之茶商”。年左右,谌家曾专程来到山西溯源,查阅过各种资料、证据,都指向“晋丰厚”可能最早由榆次常家创办,之后的宣传才随之发生改变。

名饼畅销:传统技艺唇齿留香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个盈盈。”山西民歌《夸土产》在歌唱家郭兰英的演绎下,曾广为流传。歌词中的“太谷的饼”指的就是甜而不腻、酥而不碎、松软可口的太谷饼。

传说太谷饼原来的名字是油干饼,慈禧太后西行的时候曾吃到过它,夸了一句“太谷饼就是好吃”,从此便更名为“太谷饼”,并且作为贡品年年进贡。

11月16日,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太谷县北洸乡北洸村的鑫炳记实业有限公司。一进厂区,浓浓的饼香便扑鼻而来。刚刚出炉的太谷饼,表面微微开裂,一口下去,外酥里软,唇齿留香。

这是一家有年历史的传统糕点企业。第一代“掌门人”李恒钰16岁开始,在太谷富商贠家专门学做太谷饼(当时太谷饼为贠家所发明和专用),历时多年终得真传。50岁以后,李恒钰自立门户。最初,李恒钰为了吸引客户,会在路边赠送一些给过往行商之人。因太谷饼味道可口又方便保存,许多行商之人会把它当做口粮携带。那些商人中,有好多人成了太谷饼的客户或经销商,并且把它带到了省外和国外。

鑫炳记传到现在已是第五代,“掌门人”李俊伟是位80后。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公司,一直在进行创新改革,“我们坚持晋商传统,以诚信立足天下,用品质引领未来。”李俊伟说,鑫炳记一直在坚持用传统配方做配比,保证口感的前提下,创新出了红糖口味、红枣口味,还有针对糖尿病人的木糖醇口味。“这几年,我们还承接了太谷非遗展示中心建设,希望更多人吃上太谷饼的同时,能亲身体验太谷饼的制作流程。”

不仅如此,“鑫炳记”还率先在众多太谷饼加工企业中尝试互联网销售。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鑫炳记食业有限公司是太谷区首批食品类复工复产企业,并且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短短几个月里销量迅速攀升至当期的三分之一。

作为新一代晋商的代表,李俊伟表示,“老字号”要“常青”,既要在传承中站稳脚跟,更要从创新中积累能量。

山西晚报记者赵琴

(责编:马云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