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回顾“重走万里茶路”活动国内段晋中篇(一)
子洪镇:石佛崖底走茶路邂逅茶路上的“明珠”
茶壶堰的摩崖石窟
晋商商帮做驼运行走的商路并不平坦宽敞,都比较险峻。
今年83岁的祁县文化名人、祁县古村管理处顾问董义全老先生说,子洪口曾是晋中通往晋东南的关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万里茶路”必经关口。
从子洪口往南到北关一段,古称“龙舟谷”,往北则进入晋中盆地。这里紧挨国道,走在林木错落的山崖下,藏着祁县境内保存较为壮观的北魏时期的“摩崖石窟”,一尊尊佛像或被盗、被风化,但驻足仔细看,仍能看到佛像错落雕刻在山崖内的印迹。
沿着子洪石佛崖底的古茶路遗址,能看到远处一座耸立的释迦佛舍利塔,这座舍利塔被称为“万里茶路”上的一颗明珠,见证着络绎不绝往来的商队,也陪伴子洪村民们经过代代风雨。
游人参观茶壶堰的摩崖石窟
董义全说,当年“子洪饭店”颇有名气,顺着古街一直走,你会进入祁县最繁华的商贸集镇之一,那里到处是饼面铺、粮油铺等,透过晋商宅院、古店铺、古商行可以捕捉到祁县祁帮当年的繁荣景象。
聚理庄:加乐茶壶庙传说多免费供茶“藏”品格
加乐村的关帝庙(前)与茶壶庙(后),关帝庙前就是曾经的茶路
聚理庄,是一座“讲道理”“明事理”“聚贤理”的古村落。团柏铺北面聚理庄,与嘉乐庄现合称为加乐村,是万里茶路上非常有名的古村落,也是祁县茶商帮途经的地方。
杜家大院后人杜和祥介绍,杜氏祖先杜贵带领族人从太谷白城堡来到官道边,并把这里取名为“官道庄”。官道庄土砂石堆砌而建的拱形门洞上方有一块匾额“聚理庄”,于清嘉庆三年所立。杜和祥说,杜家祖先在内蒙古赤峰一带做生意赚钱后,又回到这里,修了堡子、大门,反哺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这是在外晋商鼻祖们时常牵挂的事。
曾经的茶叶中转站,祁县茶商到了这里就给家里报平安
古村落里有一座坐西朝东老爷庙遗址,当年茶商旅客们途经这里,都会进香祈福,祈求路途平安,生意顺利。紧挨着老爷庙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庙宇,原名仁寿庵,据说当时该庙常摆有一把大茶壶,供大家免费饮茶歇脚,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座庙称为“茶壶庙”,如今又称“加乐茶壶庙”。据记载,茶壶庙建立于清康熙二年,由僧人物朗发起修建。
晋商大户与当地民风和谐统一,表达着祁县本土的一份气度与品格。据说,茶壶庙已经坚持为过往行人免费供茶年。行善事不难,难的是代代传承的坚持。
■深度拓展
晋中,不能不爱你
不去晋中,等于没来过山西。
晋中市,位于山西中部,东倚太行,西临汾河,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山水如画,摇曳生姿,入目皆风景。
它有古城,平遥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5A景区,祁县正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它有大院,乔家、王家、渠家等,座座豪宅,尽显明清晋商繁华;它有名山,介休绵山,寒食起源,榆次乌金,避暑胜地;它有无尽的山川盛景,太行山百里画廊美不胜收;它也有难忘的红色记忆,昔阳大寨、左权麻田,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晋中市文旅局的数据显示,晋中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居全省第四;A级景区39处、5A级景区2处,都居全省第一。
自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以来,晋中市依托丰厚的文旅资源,开拓创新,致力于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旅游产业继续升级,做“加法”,更做“乘法”。厚重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区位优势等被充分结合,大胆利用。原本静止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与传承中发生着化学反应,显示出强有力的发展后劲,文旅产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景象。
俯瞰晋中王家大院
如今,晋中1.64万平方公里的地理坐标范围内,向全世界打开的是文化、山水、田园、红色、休闲几大系列“无所不能”的旅游境界。
晋中市文旅局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晋中文旅业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努力从“高速”向“高质”转型发展。年,晋中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级城市;年,晋中承办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将旅游发展推向新高度;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千亿”目标;年,晋中正式被国家文旅部和财政部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36%,实现旅游总收入.03亿元,同比增长17.17%;年,晋中提出“坚持以文促旅、以文化人,用好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共文化示范区三大国家级平台,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把文旅康培育成晋中城市形象和民生幸福产业的亮丽品牌。”战略目标,为持续做大做强全市旅游产业明确了任务表和路线图。
靓丽的成绩单,是对晋中文旅业发展成果的最好评价。但晋中绝不会满足于此。
随着旅游产业加快升级,旅游需求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面对这样一场大转型,经过一系列思考与探索,晋中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融合发展才有前景。
以“旅游+”为思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把握“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诀,晋中持续加快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开辟了日渐多元的产品种类,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商业”,万达广场、奥特莱斯等国内一流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旅游+体育”,建成国内一流的李宁国际滑雪场,滑雪成为冬季旅游的亮点;“旅游+农业”,千朝谷、黄土农言等一批农业旅游项目受到青睐;“旅游+工业”,红海玻璃园、鑫炳记文化园等一批工业旅游点成为打卡胜地……
通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晋中持续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求变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深度挖掘晋商人文资源与历史,改造、开发和提升平遥古城、静升古镇、晋商大院等文化项目;开发利用山西和晋中的农耕文化、说唱歌舞艺术、民间工艺、民俗传说等民间文化,提升晋中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陆续推出平遥国际摄影展、灵石版画双年展、太谷孟母文化节、祁县王维诗歌节等15个文化名片……奏响了“诗和远方走到一起”的动人乐章。
晋中乔家大院
用开放思维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手段,以引领示范为目标,依托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晋中大胆探索实践,把培育文旅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柱,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转型的重要方向,把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及载体,把全市当成一个“大景区”来打造,走出了一条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
如果用更形象的说法,可以表述为——晋中全域正在构建以“游山西·读历史”为主线的“两心两带三圈”发展新格局。“两心”:以市城区、平遥县为两个区域中心,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和交通集散功能。“两带”:一是平川国道串联的晋商文化廊带,二是东山“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的太行风光绿带。“三圈”:一是以市城区、榆次区、太谷区、寿阳县为组团,以“四个百里”为支撑,三十公里半径的都市休闲旅游圈;二是以平遥县、祁县、介休市、灵石县为组团,以高等级景区为支点,五十公里半径的晋商文化旅游圈;三是以左权县、和顺县、榆社县、昔阳县为组团,以百里太行画廊、左权民歌汇莲花岩景区、云竹湖旅游度假区为亮点,一百公里半径的太行风光旅游圈。总之,力争在年底创建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晋中,正朝着全域、全时、全景的旅游远景目标不懈努力。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晋中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今的晋中,就像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漫步而来,向全世界尽情展示着她的魅力与风姿。
晋中,怎么能够不爱你?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孙佳森张扬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寇宁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